考研心理学复习备考过程中,具体的备考指导,对于大家的备考来说有更好地指导意义。具体的考研心理学部分如何备考?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?为了让参加考研心理学考试的同学,更高效的复习备考。以下是中公考研网校为大家整理了“2024考研心理学复习:无觉察知觉的认知实验"
实验心理学知识点:无觉察知觉的认知实验
1. 无觉察知觉的测定
无觉察知觉:未进入意识层面的信息仍然可以进行知觉上的加工。
(1)斯特鲁普效应(Stroop,1935)
①研究过程
斯特鲁普 1935 年报告了一项有趣的实验,实验中呈现的刺激,是用黑色墨水笔写的“黑”、“房子”、“白”三个字,要求被试快速报告书写每个单词所使用的墨水颜色。
结果:当单词意思和墨水颜色一致时(如用黑色墨水写的“黑”),报告速度要快于报告中性单词(如用黑墨水写的“房子”)墨水颜色的速度,但当单词意思和墨水颜色不一致时(如用黑色墨水写的“白”),报告速度则较中性单词来得慢。
②变量
自变量:墨水颜色与字词意思一致、不一致
因变量:反应时
后来,人们将这一现象称为 Stroop 效应。
(2)斯特鲁普启动实验(Marcel,1983)
将 Stroop 效应改为启动形式,就是 Stroop 启动实验。
①研究过程
先呈现一个启动词(如“红”),马上再呈现一个色块(如绿色),要求被试迅速报告色块的颜色。主试采用精密的掩蔽技术来控制启动词与色块呈现时间的间隔,从而操纵被试对启动词的知觉程度。也就是说部分被试由于掩蔽作用根本无法知觉启动词的出现。
②结果
在觉察和无觉察条件下,都出现 Stroop 启动效应。
③变量
自变量:色块与启动词间的时间间隔;色块颜色与启动词意义是否一致
因变量:反应时
④结论
先是呈现一个启动词(红),马上呈现一个色块(绿色),要求被试报告色块的颜色。一致时报告快,不一致时报告慢。这就是启动效应。马歇尔测算了操纵启动词和色块颜色一致的出现概率,获得了觉察和无觉察水平的实验性分离,即:实验中若通过操纵自变量A能使对象B和对象C发生不同的变化,那么就认为B和C本质上是不同的。
(3)实验性分离的 Stroop 启动实验(Chessman & Mericle,1986)
以往对 Stroop 效应的研究表明,单词与墨水一致的频率能导致被试做出判断的速度和倾向,即产生频率效应影响实验的有效性。通过对 Stroop 启动实验进行了改进,通过操纵启动词和色块颜色一致的出现概率,获得了觉察和无觉察水平的实验性分离。
自变量:色块与启动词间的时间间隔超过客观阈限、低于主观阈限;色块颜色与启动词意义一致、不一致的频率
因变量:反应时。
结果:在觉察条件下,当启动词与色块颜色一致实验的出现频数增加时,stroop启动效应增强,同时对不一致的启动词反应时明显拉长,出现频率效应。在无觉察条件下,stroop启动效应不受一致实验频数的影响。研究结果完全证明了觉察和无觉察条件出现的实验性分离。
奇斯曼和梅里克尔提出双阈限理论:一为主观阈限,即被试声称不能觉察知觉信息却能进行辨别反应的水平;另一个为客观阈限,即被试在辨别操作任务上显示出完全随机水平。奇斯曼等的双阈限理论认为,在低于主观阈限不低于客观阈限之间的觉察状态或刺激能量水平时,被试才能产生无意识知觉,即无意识是主观状态上的无觉察。
相关推荐